(资料图)
图源网络
互联网是虚拟空间,然而这个耳熟能详的定义,正在被大数据算法挑战。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,各大APP相继推出“可能认识的人”功能。一条微博吐槽,一个社区问答,乃至评论过的帖子、点赞过的视频,都可能被即时推送给亲友、同事、同学等现实中的熟人。身处信息时代,有人需要在强关系圈中展现社交规范和期待下的“公我”形象,也需要在弱关系圈释放隐藏于“私我”中的表达欲。只不过,日趋强大的检索功能模糊了线上与线下的界限,社交媒体账号成为每个人不可分割的数字化身,循着蛛丝马迹顺藤摸瓜,就能找到那个不愿在虚拟世界中现出的“真身”。图源网络
“大隐隐于市,小隐隐于mo”。与现实身份“断连”的momo,有着如同枯叶蝶一般的保护色:查找用户昵称,头像队列如同克隆人;搜索发言记录,弹出万千条粉色小恐龙的只言片语。这种做法,既不必担心被现实生活里的熟人轻易认出,也不必因某句评论被网友放大苛责而顾虑纠结,既获得了躲进人群喘口气的“树洞”空间,当然也就放弃了与其它网友建立进一步关系的可能。曾几何时,昵称和头像是彰显个性的重要元素。如若发现撞名了,还会浅浅生气一番。如今,从个性张扬的昵称到“复制粘贴”般的momo,我们在日渐透明化的网络中寻求自洽。(原题为《换上默认的昵称和头像,就能“大隐隐于网”?》作者 戴林峰 来源 人民日报)
统筹:陈若松 编辑:杨晗